时间: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14:00-17:30
地点:赢博手机版,赢博手机版(中国)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大会议室4d322
报告一题目:无人机视觉控制
报告人:方勇纯
报告人简介:1973年4月出生于湖南益阳,中共党员,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今,任教于南开大学。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2018年获陈翰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
报告摘要:小型无人机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倍受研究者的青睐。视觉传感器具有信息丰富,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视觉控制可以使无人机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决策,从而使其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本讲座主要报告动态目标视觉锁定与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吊运两方面的研究情况。
演讲题目:Action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with human pose
报告人:王亮
报告人简介:博士,研究员,博导,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 2014),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2019)。1997、2000年分别于安徽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2010期间,先后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工作,历任助研、研究员和讲师。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优秀),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7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首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及国家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目前是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自动化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大数据专委会主任,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骨干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岗位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等。目前是IEEE TPAMI、IEEE TIP、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的编委。
报告摘要:行为识别是让计算机通过摄像机来感知视觉场景中的人在干什么,其在视频监控、机器人视觉系统、人机交互、医疗护理、虚拟现实、游戏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有效地学习动作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是该任务的一个关键的挑战性问题。本报告将主要介绍近期我们在行为识别方面的一些探索性工作,包括基于图模型的行为识别、基于姿态引导的部件对齐行为识别、基于层次化特征演变模型的行为识别、基于关节点时间演变和空间关系的行为识别、在遮挡场景下的行为识别等等。
报告题目:天基信息网络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
报告人:王密
王密简介:博士,教授,博导,武汉大学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研究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首批高端人才,武汉市黄鹤英才,珞珈杰出学者,珞珈三号01星技术总师,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国家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从事国产遥感卫星精准处理与智能服务研究工作。
报告摘要:空间信息网络是以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平流层气球和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化系统。遥感卫星是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介绍了天基信息网络遥感影像在轨处理与实时服务的综合集成演示验证的研究背景与需求、研究思路与目标,研究成果和进展。
报告题目: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高速三维成像与计算显微成像
报告人:左超
左超简介:1987年7月生,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至2014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学与激光工程中心从事联合培养研究,2013年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应用光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14年10月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并破格以副教授留校任教。2016年6月,破格晋升为南京理工大学“卓越计划”青年教授,现为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www.scilaboratory.com)负责人。研究方向为计算光学成像与探测,快速三维光学成像与传感、数字全息与光信息处理技术。近年来已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包括Opt. Lett.、Opt. Express等光学JCR一区论文60余篇,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论文WOS引用次数1900余次,Google Scholar引用逾2600次。研究成果6次被选作Adv. Photon., Opt. Lett.与Opt. Express等期刊的封面文章,并被SPIE Newsroom、OSA Image of the Week等报道十余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首届光学工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王大珩光学奖、江苏省首届“青年光学科技奖”等奖项。现任国际期刊IEEE Access,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副主编,《光学学报》专题编辑,《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人类所感受的外界信息中有 80%以上都来自于视觉,而人眼由于受限于视觉性能,在时间、空间、灵敏度、光谱、分辨力等方面均存在局限性。光电成像技术利用各种光电成像器件将客观景物转变为图像,同时延伸并扩展了人眼的视觉特性。然而传统成像模式采用固定照明,固定焦距,固定动态范围的方式捕获图像,且由于单视角、相位丢失、光谱积分、二维平面成像等因素导致场景信息严重缺失,已无法满足当今军用和民用领域日益增长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多维高速成像的应用需求。计算光学成像技术将前端(物理域)的光学调控与后端(数字域)信息处理的有机结合,为突破传统成像系统中的诸多限制性因素提供了新手段与新思路。本报告将首先介绍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提升空间分辨与时间分辨方面的典型研究工作,然后将重点介绍本课题组在快速光学三维成像与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最新进展。
(撰稿人:朱新军 审稿人:宋丽梅)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9年6月24日